罗杰•威廉姆斯:帮助壳牌重回大陆的“壳牌中国通”
一位帮助壳牌在改革开放之际重回大陆的开路先锋,一段互助互信,逐步发展的光荣岁月。
“最重要的是发展前景。在中国开拓业务,你必须捷足先登,还要高瞻远瞩。”罗杰. 威廉姆斯,这位以超前的眼光、卓绝的工作,帮助壳牌在七十年代末重返中国大陆的功臣,曾这样总结他在中国工作的心得。
罗杰是澳大利亚人,大学主修农业,毕业后于1952年加入壳牌,此后他的职业生涯大多在远东度过。1957年他在日本工作时,曾试图获得中国方面的邀请,前来考察农业化工领域,可惜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而没能如愿。这一等就是17年。罗杰终于踏上中国这块土地是在1974年。一开始,他代表壳牌参加当年的广交会。此后,罗杰逐渐从他的前任帕德里克•弗洛埃德(Patrick Lloyd)那里接过了开拓中国业务的重担。1977年,他开始访问北京。
长期在东方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让罗杰很快熟悉了中国的大环境。他也从当时的中国,读出了改革的先机。由于和时任石油部长的唐可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罗杰成功地获得批准,在北京饭店设立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那个放着两个单人床的房间也成了那时他在北京临时的家。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影响罗杰的工作表现,他代表壳牌寻找在中国发展的机会,这不仅符合壳牌的长期利益,也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
两年之后,罗杰的工作赢得了中方的信任和尊敬,应邀装修颐和园的养云轩,并在那里工作和生活。这个院子在过去可是皇家招待宾朋用的,当时罗杰和夫人是仅有的两位“住在颐和园的外国人”,这项荣誉正是对罗杰工作的认可,也一直让他引以为豪。从那时候开始,壳牌租用养云轩一直到1999年。
随后,壳牌的在华业务快速发展,罗杰帮助成立了一家新的壳牌勘探(中国)有限公司,并担任首位总经理,他还在上海开设了壳牌办事处。到了1983年,业务进一步增长,罗杰和他的同事们在北京和平门的一栋现代楼房里开设了首家西式办公室,楼下就是闻名中外的全聚德烤鸭店。
壳牌集团的内部杂志《壳牌世界》在1981年的一期报道中说,那时罗杰的名字“基本上就意味着壳牌的中国通”。
1984年,罗杰退休离华。在退休生涯中,罗杰每两年就组织一次前任壳牌中国员工的聚会,直到他2005年因病不幸去世。
他的前任帕特里克评价说:“如果把罗杰•威廉姆斯最初的开创性比作开荒播种,那么他的付出已经开花结果,让壳牌重回中国大陆,业务蓬勃发展。正是他对中国的满腔热忱,他的干劲、坚持和操守帮助他为壳牌后来的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
访问120年精彩故事分享部分的更多内容
壳牌VS蚬壳:名称背后的故事
不同语言中,品牌名称的辨识度往往大不同。
知名商标,吉祥色彩
改变壳牌商标和包装,提高宣传和视觉效果。